zh-tw
防雷原理
1.閃電的產生
閃電是強對流天氣下產生的大氣光電現象。雲中、雲間或云地間不同電荷放電所伴隨的強烈閃電相互吸引,稱為閃電,氣體沿閃電通道迅速膨脹的聲音,就是人們所說的雷聲。根據同性相斥和異性相吸的電荷特性,當帶有異性電荷的雲塊之間或云塊與地球之間的電場強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約25-30kV/cm)時,它會分解空氣並產生強烈的弧光放電,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閃電。同時,放電通道內的空氣因強電流產生的熱效應而被加熱到高溫(高達2萬度)並迅速膨脹,發出強烈的爆炸聲,這就是雷聲。閃電和雷聲統稱為閃電現象。
2、雷擊的分類及破壞作用
雷電分為直接雷電、感應雷電和球形雷電。長期以來,雷電以直擊雷的形式給人類、地球生物和人類文明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經常造成人員傷亡、建築物毀壞等災害。
3、防雷原理
在雷暴天氣裡,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參天大樹被雷電擊倒,而周圍的一些塔樓、高層建築等高層建築卻安然無恙。這是什麼原因呢?這些參天大樹也因帶有大量電荷的雲層的感應而帶上了大量的電荷。當積累的電荷過多時,樹就會被撞倒。同樣情況下,高層建築的安全可能要歸功於避雷針。很多塔上都有一個金屬做的東西,形狀像繡花針,而且針是直立的。這是避雷針。那麼,為什麼這個看上去像繡花針、外表並不驚豔的東西卻有這麼大的作用,還能“避雷”呢?其實避雷針應該叫“避雷針”。雷雨天氣時,當高樓上空出現帶電雲時,避雷針和高樓頂部都會感應出大量電荷,避雷針與雲層之間的空氣很容易被擊穿,成為導體。 。這樣,帶電雲層就與避雷針形成通路,避雷針接地。避雷針可以將雲上的電荷引導到大地,從而不會對高層建築造成危險,保證其安全。
綜合防雷分為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外部防雷主要是防止直接雷擊,內部防雷主要是防止感應雷。
發帖時間: May-07-2022